我要投稿 | 關于我們

標題 全文

首頁 > 要聞

讓“雙減”走實又走心

作者:王 玭 發布時間:2022-05-06 來源: 江蘇教育報

“雙減”政策實施后,淮安市淮陰區校內校外雙向發力,不斷完善作業管理,提升課后服務水平——

讓“雙減”走實又走心

  ■本報記者 王玭

  “現在在學校就能把作業寫完,吃過晚飯我就拼拼圖,看看書,開心極了?!比涨?,在淮陰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讀二年級的丁小曼一臉輕松地告訴記者,相比以前放學回家就要忙作業,她“覺得如今的自己太幸福了”!

  “書包不回家”行動讓淮師二附小的學生有了更加快樂的童年,也讓“雙減”政策實實在在落了地。作為淮安市唯一的“雙減”工作試點區,淮陰區高度重視,積極推進,在強化教育主陣地作用、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等方面做足功課,助推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校內校外雙向發力,讓質量提起來

  不久前,淮陰實驗小學教師王明明作為優秀教干之一,赴南通市教師發展學院、南京師范大學,進行了為期70天的跟崗研修之旅。跟崗實踐、參觀考察、學科研討、自主研修、集中交流……2個多月的學習,讓王明明獲得了教育教學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我們在跟崗學習中浸潤感悟南通、南京名校的管理方法與先進經驗,拓寬管理視野,提升綜合能力,學思踐悟,細照篤行,為進一步增強履職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贝撕?,王明明接受組織選派,到淮師二附小任副校長。

  王明明的成長,得益于淮陰區創新實施的“六新工程”,即培養區級“新名師”100名、“新名?!?0所、“新名校長”10名,同時,選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學生”1000名,推出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新課堂”100節,在所有學校培育一支懂教育、善教育的“新家長”團隊。

  “我們在各學段成立教育集團(聯盟),城鄉教干教師雙向交流達15%以上?!被搓巺^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偉偉介紹說,該區常態化開展全區小學集團校校長月講壇,持續推進集團、城鄉、校際教育資源共享與輻射,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以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改革為“雙減”增添新內涵。

  校內減負提質是根本,校外機構整治則是決勝關鍵。雙向發力,才能確保政策要求、服務管理到邊到底。為此,淮陰區聘請校外培訓機構專職督導員參與督查,聯合公安局、市監局、文旅局等多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定期向社會公布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規范治理進度。

  “雙減”工作啟動前,淮陰區共有審批發證的線下培訓機構104家,許多孩子離開校門就進入培訓機構的大門?!半p減”實施后,該區多次針對校外培訓機構召開“雙減”政策宣講會及工作座談會,努力讓機構回歸“學校教育有益補充”及“非營利”的正確定位。同時,對所有校外培訓機構進行重新登記審核,舉行規范辦學承諾書簽訂儀式,并結合具體情況分類施策,科學引導機構注銷轉型。截至目前,該區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達100%。

  完善作業管理辦法,讓負擔減下去

  從這學期開始,淮安市北京路小學的孩子們注意到,每個教室黑板左下角都新設置了作業公示區域,由任課教師分別列出當天作業,實現作業透明化。該校副校長嚴守燕介紹說,學校所有年級作業統一布置,嚴格做到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到六年級筆頭作業控制在一小時內,各班無差異;同時增加了選做題,讓有余力的學生選做,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淮陰區各校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建立作業公示制度,加強作業統籌,強化作業設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該區倡導“多元分層、精準提質”,將作業設計、批改與反饋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作業基本在學校即可完成。

  在此氛圍下,淮陰區各學校紛紛發揮主觀能動性,將政策落細落實?;搓帉嶒炐W設有主題式、實踐式、分層式、趣味式4個層次的作業,每天下午,學科教師分成提高組、基礎組、補差組,分別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答疑,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精準恰當的學習幫助。

  淮安市城北開明中學將學生作業劃分為校本層、基礎層、標準層和拓展層4個層次,每個學生分別完成屬于自己能力層級的作業。學校的課后服務輔導答疑體系以“課代表答疑與講學答疑”為主,以“輔導老師答疑與巡視領導答疑”為輔,師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教學相長,實現效果最大化。

  提高課后服務水平,讓學生“動”起來

  在豐富課后服務工作方面,淮陰區做足功課,從基礎看護、技能拓展、素養提升等方面著手,因地制宜、因校而異。各校積極落實課后服務“1+1”模式,包括1節文化答疑、1節興趣活動或社會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藝術、勞動等活動,讓每個學生掌握多項特色技能,形成“讀起來”“動起來”“唱起來”“畫起來”“演起來”5種鮮活校園樣態。

  為讓孩子們在學習之余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淮陰小學鼓勵學生自主規劃,選擇多樣的社團活動。除開展陶藝、淮海戲、木刻版畫、花式跳繩等活動以外,學校還在校園廢棄洼地上建成了行知農場,讓孩子們化身小小農場主,開荒拓土、播種施肥,與伙伴們一起期待收獲?!拔覀兩蠈W期種的草莓開花啦!”“沒有昆蟲授粉怎么辦?我們自己給它授粉吧!”“快看,快看,蠶寶寶‘胎動’啦!”……每天下午,孩子們都在老師的帶領下,探究生命科學的奧秘,體驗勞動的辛苦與快樂。

  淮陰區義務教育階段目前共有在校生8.67萬人,開展課后服務的學校和有需求的學生參與課后服務率均達100%。在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業質量標準的基礎上,淮陰區引導學校充分挖掘校本資源,全面構建靈活多樣的課后服務項目,滿足學生成長的個性需求。

責任編輯:陳路

讓“雙減”走實又走心
發布時間:2022-05-06   
來       源:江蘇教育報  
作       者:王 玭

“雙減”政策實施后,淮安市淮陰區校內校外雙向發力,不斷完善作業管理,提升課后服務水平——

讓“雙減”走實又走心

  ■本報記者 王玭

  “現在在學校就能把作業寫完,吃過晚飯我就拼拼圖,看看書,開心極了?!比涨?,在淮陰師范學院第二附屬小學讀二年級的丁小曼一臉輕松地告訴記者,相比以前放學回家就要忙作業,她“覺得如今的自己太幸福了”!

  “書包不回家”行動讓淮師二附小的學生有了更加快樂的童年,也讓“雙減”政策實實在在落了地。作為淮安市唯一的“雙減”工作試點區,淮陰區高度重視,積極推進,在強化教育主陣地作用、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等方面做足功課,助推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

  校內校外雙向發力,讓質量提起來

  不久前,淮陰實驗小學教師王明明作為優秀教干之一,赴南通市教師發展學院、南京師范大學,進行了為期70天的跟崗研修之旅。跟崗實踐、參觀考察、學科研討、自主研修、集中交流……2個多月的學習,讓王明明獲得了教育教學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我們在跟崗學習中浸潤感悟南通、南京名校的管理方法與先進經驗,拓寬管理視野,提升綜合能力,學思踐悟,細照篤行,為進一步增強履職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贝撕?,王明明接受組織選派,到淮師二附小任副校長。

  王明明的成長,得益于淮陰區創新實施的“六新工程”,即培養區級“新名師”100名、“新名?!?0所、“新名校長”10名,同時,選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學生”1000名,推出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新課堂”100節,在所有學校培育一支懂教育、善教育的“新家長”團隊。

  “我們在各學段成立教育集團(聯盟),城鄉教干教師雙向交流達15%以上?!被搓巺^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李偉偉介紹說,該區常態化開展全區小學集團校校長月講壇,持續推進集團、城鄉、校際教育資源共享與輻射,促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以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改革為“雙減”增添新內涵。

  校內減負提質是根本,校外機構整治則是決勝關鍵。雙向發力,才能確保政策要求、服務管理到邊到底。為此,淮陰區聘請校外培訓機構專職督導員參與督查,聯合公安局、市監局、文旅局等多部門開展聯合檢查,定期向社會公布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規范治理進度。

  “雙減”工作啟動前,淮陰區共有審批發證的線下培訓機構104家,許多孩子離開校門就進入培訓機構的大門?!半p減”實施后,該區多次針對校外培訓機構召開“雙減”政策宣講會及工作座談會,努力讓機構回歸“學校教育有益補充”及“非營利”的正確定位。同時,對所有校外培訓機構進行重新登記審核,舉行規范辦學承諾書簽訂儀式,并結合具體情況分類施策,科學引導機構注銷轉型。截至目前,該區校外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達100%。

  完善作業管理辦法,讓負擔減下去

  從這學期開始,淮安市北京路小學的孩子們注意到,每個教室黑板左下角都新設置了作業公示區域,由任課教師分別列出當天作業,實現作業透明化。該校副校長嚴守燕介紹說,學校所有年級作業統一布置,嚴格做到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三到六年級筆頭作業控制在一小時內,各班無差異;同時增加了選做題,讓有余力的學生選做,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淮陰區各校完善作業管理辦法,建立作業公示制度,加強作業統籌,強化作業設計,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該區倡導“多元分層、精準提質”,將作業設計、批改與反饋作為教學的重要環節,學生作業基本在學校即可完成。

  在此氛圍下,淮陰區各學校紛紛發揮主觀能動性,將政策落細落實?;搓帉嶒炐W設有主題式、實踐式、分層式、趣味式4個層次的作業,每天下午,學科教師分成提高組、基礎組、補差組,分別對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個性化教學答疑,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精準恰當的學習幫助。

  淮安市城北開明中學將學生作業劃分為校本層、基礎層、標準層和拓展層4個層次,每個學生分別完成屬于自己能力層級的作業。學校的課后服務輔導答疑體系以“課代表答疑與講學答疑”為主,以“輔導老師答疑與巡視領導答疑”為輔,師生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中教學相長,實現效果最大化。

  提高課后服務水平,讓學生“動”起來

  在豐富課后服務工作方面,淮陰區做足功課,從基礎看護、技能拓展、素養提升等方面著手,因地制宜、因校而異。各校積極落實課后服務“1+1”模式,包括1節文化答疑、1節興趣活動或社會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藝術、勞動等活動,讓每個學生掌握多項特色技能,形成“讀起來”“動起來”“唱起來”“畫起來”“演起來”5種鮮活校園樣態。

  為讓孩子們在學習之余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淮陰小學鼓勵學生自主規劃,選擇多樣的社團活動。除開展陶藝、淮海戲、木刻版畫、花式跳繩等活動以外,學校還在校園廢棄洼地上建成了行知農場,讓孩子們化身小小農場主,開荒拓土、播種施肥,與伙伴們一起期待收獲?!拔覀兩蠈W期種的草莓開花啦!”“沒有昆蟲授粉怎么辦?我們自己給它授粉吧!”“快看,快看,蠶寶寶‘胎動’啦!”……每天下午,孩子們都在老師的帶領下,探究生命科學的奧秘,體驗勞動的辛苦與快樂。

  淮陰區義務教育階段目前共有在校生8.67萬人,開展課后服務的學校和有需求的學生參與課后服務率均達100%。在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學業質量標準的基礎上,淮陰區引導學校充分挖掘校本資源,全面構建靈活多樣的課后服務項目,滿足學生成長的個性需求。

責任編輯:陳路
老色鬼久久亚洲天堂AV综合